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小角度斜向浪在沿直立堤传播过程中形成壅水,当壅水到达接岸斜坡堤时对护面块体的稳定造成较大威胁.本文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小角度斜向浪对直立堤根部接岸斜坡堤的作用状态,确定了冲击波流的冲击点位置,对同类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2.
通过整理大量的钻井、测井、地震和其他综合研究资料,系统编制了上扬子地区震旦系各层段的岩相古地理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沉积储集层研究。该研究显示震旦纪上扬子台地是一个半孤立的台地。震旦系沉积可以划分为前台地沉积、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和局限海盆沉积。紧邻上扬子台地西部边缘发育的川滇大裂谷对上扬子台地的演化、沉积古地理格局的形成及沉积相带的展布有着重要影响。灯影期,上扬子台地曾经有过一次由裂谷活动导致的快速沉降,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由台地到海盆的变化。岩相古地理的演变控制着四川盆地震旦系沉积储集层的形成与分布,也控制着该区常规油气及页岩气的形成与分布。  相似文献   
63.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和相干属性分析,发现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三维区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发育大量多边形断层。梅山组顶面发育呈近EW向展布的长条形丘和丘间底流水道,其上方分别发育近EW向(多边形)断层密集带和近SN向横截水道(多边形)断层。北部泥岩区,丘规模越大,断层密集带越宽,断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黄流组下部和梅山组上段地层中,横截底流水道断层向上延伸较短,向下延伸至梅山组或三亚组,而梅山组至三亚组多边形断层逐渐呈现多边形形态。西南部砂岩区,黄流组底部断层密集带和横截水道断层比北部规模小,延伸短,梅山组下段发育近NE向横截浊积水道砂岩断层和近NW向平行浊积水道边界断层,其规模更小。重力扩展可以很好地解释黄流组断层密集带和横截底流水道断层的形成,梅山组和三亚组的多边形断层是超压水力破裂的结果,同时大颗粒砂岩抑制多边形断层的形成。在我国首次发现断层密集带和横截水道断层,该类断层对油气运移、识别强振幅地质体和丘形反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生物礁的特殊类型,灰泥丘在古生代十分发育,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是通过微生物造岩作用而形成的,而且,也在现代湖泊中发现了由兰菌藻的生命活动所形成的灰泥沉积物及灰泥丘。但是国际上一直没有在古生代灰泥丘中发现过细菌等微生物的实体化石,微生物促使碳酸钙沉淀、聚集的能力和机理也不明确。四川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发育,笔者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 (川西北志留纪 )灰泥丘中菌藻类微生物的实体化石及其特征的造岩成丘现象,发现的菌藻类微生物实体化石有三种类型 :1.表面光滑的卵形球体型;2.表面粗糙的椭球体型;3.网状结构型。而且,对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凝块石作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也证明了其有机质生源为菌藻类微生物。这些凝块石灰泥丘中的菌藻类实体化石都显示了不同的沉积、造岩和成丘功能,因而证实了微生物在形成古生代灰泥丘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内蒙古满都拉二叠纪海绵生物丘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惠  陈志勇  杨万容 《地层学杂志》2002,26(1):33-38,T003,T004
在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部满都拉地区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首次于阳新统哲斯组中识别出小型海绵生物丘。海绵生物丘发育于华北板块北部活动边缘晚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上 ,分布于近东西向延伸的大石寨组火山岛弧的两侧 ,南侧在包特格、满都拉苏木等地以小型海绵丘为特征 (局限弧后盆地边缘海绵丘 ) ;北侧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哲斯敖包生物礁 (开阔台地边缘礁 )。通过对海绵及其他生物化石的古生态分析 ,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该区阳新世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66.
对平作表层(1~2cm)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1~2cm)、中层(25cm)、底层(45cm)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低到高。三叶期时根、叶含N量以表层施肥>中层施肥>底层施肥。而表层施肥的垄作与平作间对比,则根叶的含N量无显著差异,三叶期以后小麦根、茎、叶、粒、壳的含N量影响不大。另外,垄作底层,中层施肥比表层施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7.
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   总被引:180,自引:16,他引:180  
乔秀夫  宋天锐 《地质学报》1994,68(1):16-34,T002
新建立的振动液化地震序列系碳酸盐软沉积物中的强地震事件记录,包括地震液化阶段产生的泄水脉、液化变形;液化停止后的地面下沉构造;地震引起的津浪丘状层与浊积岩等序列单元。这个序列来自大区域的野外实践总结,反映了一次强地震事件的全过程,并在理论上得到统一的解释。序列将为野外地质学家在碳酸盐层中识别事件提供对比的标准。根据振动液化地震记录,本文首次提出古郯庐带概念,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8.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态势文献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研究是国际上地球系统综合研究的重大跨学科研究领域。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上先后组织发起了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四大科学计划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其组成的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开展对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当前,全球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政治界、经济界都关注的重大问题。 科技文献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对SCIE和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球变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了解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可以看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论文数量一直呈增长趋势,以地球科学多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等学科领域为主。中国自200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已进入国际前列,但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尚缺少高影响力的论文。  相似文献   
69.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埃迪卡拉系灯影组广泛发育一套微生物碳酸盐岩。以磨溪8井区灯影组四段(灯四段)为例,通过精细解析高频向上变浅序列的岩石学特征,发现灯四段微生物云岩及序列建造具有如下特征: (1)向上变浅序列主要由凝块石云岩、叠层石云岩和(含微生物)泥晶云岩3类构成,伴以少量微生物粘结颗粒云岩;(2)完整的典型向上变浅序列自下而上由(含微生物)泥晶云岩(A段)、平直状叠层石云岩(B段)、小型丘状叠层石云岩(C段)、分散状凝块石云岩(D段)、格架状凝块石云岩(E段)、微生物粘结颗粒云岩(F段)等6个岩性单元构成,但大量的序列由A-C-E、A-C-D、B-D、B-C-D-E等不完整的岩性单元构成,且序列顶底皆以凝块石云岩/(含微生物)泥晶云岩、叠层石云岩/(含微生物)泥晶云岩等不平整的岩性突变面或暴露面区分;(3)埃迪卡拉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于浪基面之上至平均海平面附近的相对高能区域,且凝块石云岩较叠层石云岩形成的环境能量高。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出较高能的浅水环境控制了规模性微生物岩分布这一规律,而且对区域储集层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因建立了有别于现代微生物的环境分布模式而具有重要的沉积学意义。  相似文献   
70.
The Broccatello lithological unit (Lower Jurassic, Hettangian to lower parts of Upper Sinemurian) near the village of Arzo (southern Alps, southern Switzerland) is a mound-shaped carbonate deposit that contains patches of red stromatactis limestone. Within the largely bioclastic Broccatello unit, the stromatactis limestone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early-diagenetic cavity system, a relatively fine-grained texture, and an in-situ assemblage of calcified siliceous sponges (various demosponges and hexactinellids). A complex shallow subsurface diagenetic pathway can be reconstructed from sediment petr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arative geochemical analysi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trac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 Y). This pathway includes organic matter transformation, aragonite and skeletal opal dissolution, patchy calcification and lithification, sediment shrinkage, sagging and collapse, partial REE remobilization, and multiple sediment infiltration. These processes occurred under normal-marine, essentially oxic conditions and were independent from local, recurring syn-sedimentary fault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romatactis results from a combination of calcite mineral authigenesis and syneresis-type deformation. The natural stromatactis phenomenon may thus be best explained by maturation processes of particulate polymer gels expected to form in fine-grained carbonate sediments in the shallow subsurface. 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the evolution of stromatactis appear to be particularly frequent during drowning of tropical or subtropical carbonate platforms.
Daniel Bernoulli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